星火寻踪,薪火相传: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寻访百位模范,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59

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落实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教育等重要论述,徐汇区开展了 “星火寻踪・薪火相传 —— 徐汇区青少年‘寻访百位模范・传承红色基因’” 主题活动。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积极响应,组织学生组建寻访小组,深入社区、红色场馆,与抗战老兵、英雄模范、先进党员及其家属对话,在寻访中收获成长,传承红色基因。

【奉献不止,岁月留痕】

1754975492607667.jpg 

寻访人物:蒋国芬

寻访小组成员:张笑凡、黎欣妍、吴煜琳、柯心蕾

“青春正当时,莫负好韶华。”18 岁的蒋国芬奶奶,在风华正茂之际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新疆,投身教育事业长达 30 年。那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她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为边疆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退休后的蒋奶奶,也从未停下奉献的脚步。回到家乡后,她积极投身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环保活动。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小区成功荣获 “全国文明小区” 称号。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的寻访小组怀着崇敬之心拜访了蒋国芬奶奶。蒋奶奶缓缓讲述着自己的过往,话语质朴却充满力量。

寻访学生感悟:“蒋奶奶用一生践行奉献,让我明白理想信念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为他人、为社会付出。我们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平凡坚守,铸就不凡】

 

寻访人物:李阿凤

寻访学生:杨怡辰、李文昊、马翊宁

知青岁月的艰苦,没有磨灭李阿凤心中的热忱。在那片广阔天地里,她就展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乡亲们同甘共苦,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努力奋斗。进入工厂后,李阿凤更是始终冲在生产一线,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从不抱怨,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退休后的她,依旧心系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邻里排忧解难。她回忆起往昔,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能帮到别人,心里就特别踏实。”

寻访学生感悟:“李奶奶做的每一件事看似平凡,但长期坚持下来,就成了不凡的壮举。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像李奶奶一样,坚守初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中铸就属于自己的不凡。”

【革命先驱,精神永传】

 

 

寻访人物:陈独秀、周恩来、陈延年

寻访学生:陈独秀——张博语、韩正祺、冯锦程

                      周恩来——吴芮聆、王昕雨、陈士凯、马维卿

                      陈延年——谢唯轩、李星羽、郭智宸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笔为剑,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攻击,唤醒了无数国人的思想觉醒。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创建和早期发展殚精竭虑,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新的征程。周恩来总理,一生践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誓言,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运筹帷幄,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日理万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了全部心血。陈延年,这位年轻的革命烈士,为了实现革命理想,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赞歌。

学生们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查阅历史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革命先驱的伟大事迹。同学们在感悟中说道:“陈独秀先生的思想启蒙,周恩来总理的鞠躬尽瘁,陈延年烈士的英勇无畏,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此次寻访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的实践育人功能。通过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模范人物,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不仅真实还原了模范人物的人生经历,更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深化了对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的理解。这些寻访经历将激励学生们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撰稿:钱海芸 审核:陈芳 素材:各年级组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