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附中的居家“心”便贴

发布时间:2022-03-25

953

4.png


随着线上教学的开展,同学们又开始了居家学习的生活,在这两周的网课学习中,大家是否已经逐渐适应线上学习的节奏了呢?下面来听听心理老师给同学们的“心”便贴,一起更好地度过接下来的居家生活吧!

从“心”出发

陆续出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突发状况,一些人被居家隔离,一些人连夜进行核酸检测,一些人的小区被封控管理……,这些突出起来的事件很容易让人进入一个“心理应激”状态,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甚至影响睡眠、饮食,扰乱正常的生活。

那么,这些情绪是不是都是不好的影响呢?其实,这种“心理应激”状态是我们心理自我防御的一种方式,让我们提高警惕、自我保护。

所以,当你出现这些情绪时,可以告诉自己“我有些焦虑不安,这很正常,很多同学都这样”。然后尝试去觉察自己的情绪,通过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睡眠饮食、想法行为等线索细细体会自己的心情,不需要评价它的好坏,不需要否定压抑,也不需要着急控制管理,我们只需要感受觉察接纳就好,允许它的存在,让它进行充分的宣泄与表达,它会自然而然地慢慢平息。

等情绪逐步稳定之后,可以通过深呼吸、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进行调节,让自己在有意识的调整中变得“淡定”,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绘画等方式让自己慢慢放松。

给“心”减负

焦虑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负面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和过分夸大,比如有人会担心:即使再多的防护也有可能被感染,但这个想法并不客观。事实证明,无论是一线抗疫人员还是普通市民,只要做好防护、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绝大多数都可以保持健康。

并且,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关注某些特定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会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已经消耗了我们一部分心理资源。因此,同学们只需要适度关注官方的疫情信息,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可以转移注意力去看一些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当我们选择关注更有意义的事情时,焦虑情绪也会得到缓解。比如,疫情反复造成了原来的外出计划泡汤,你只能在家里默默叹气,然而被动地无所事事是最糟糕的做法,如果此时换一个安排,比如在家刷一部一直没空看的电影,或和家人动手做一桌美食……都可以重拾好心情。

带“心”节奏

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也扰乱了我们的心绪。不能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学习生活,一些憧憬很久的活动也被迫取消,这些被中断的目标和期待都会让我们心绪不宁,从而失去对外在世界的心理掌控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心理掌控感呢?第一步就是积极行动准备,在每天的线上学习中我们可以尽早安排,做好课前准备。这些准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适应线上教学,对我们的规划能力有所锻炼,还可以让我们更有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也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比如,做好在线学习的软硬件准备、学习工具准备,还可以准备好专属的学习区域并整理干净,增加学习的仪式感,更快进入状态。

除了保持学习的节奏,也要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相对稳定、规律的生活作息,也能更多地体会到掌控感和安全感。并且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过度沉迷于游戏等网络活动,更容易让我们精神内耗。

自制力不好的同学也可以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个网络使用约定,给自己监督和提醒。同时,在必要的学习之余安排一些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活动,比如画画、听音乐、阅读、烘焙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屏幕接触时间,注意用眼卫生,还可以放松心情,增加自我效能感。

寻“心”支持

面对交往需求,可以和亲人、老师、朋友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言语的温度在彼此间传递,相互温暖;也可以约定一起做一些事情,彼此陪伴、相互支持。遇到一些心理困惑,也可以和自己的班主任、导师、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你也可以向学校心理邮箱hlfzpsy@163.com来件;

拨打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24小时);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64642525(24小时)。


撰稿:樊有媛 审稿:包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