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指标5】校院共建特色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8-03-19

606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湛蓝的法治天空”

——华理附中“‘校院共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下面我将从项目实施的目的、实施过程、主要特色、基本成效和项目反思共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下面,现简单介绍本项目的实施目的。

我校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继续秉持依法治校的理念,积极开辟新思路,将司法教育的力量引入学校教育,制定并实施“校院共建”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项目,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减少、杜绝行为偏差生的出现,形成遵规守纪,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营造学校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接着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过程: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是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

2013年初,校领导专门邀请区里相关领导和检察院专业人员来校共同研讨法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获得了许多实际有效的意见、建议与支持。在此基础上,我校于2013年1月18日与徐汇区检察院未检科签订共建协议,保障共建工作的实施。为了确保共建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我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执行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团队、未保老师和年级组长为组员的工作执行小组。

自2013学年初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我校根据共建协议和项目实施计划,四年多来共开展了十四次主题活动,平均每学期开展2次活动。下表为活动开展情况。

表1:华理附中“校院共建”法治教育活动

时间

地点

形式

内容

对象

2013.1.21

华理附中第二会议室

“微讲座”式座谈会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主讲人:季冬梅

部分行为偏差生

2013.5.24

徐汇区检察院

社会实践与个别交流

观看《青春防线之校园里的大哥大》法治教育片,参观《为了祖国的明天》的法治教育专栏

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2013.9.26

华理附中阶梯教室

主题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及自我保护技巧》主讲人:徐汇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 季冬梅

全校师生

2013.10.16

徐汇区检察院

社会实践与个别交流

观看《青春防线之在警钟敲响之前》法治教育片,参观《为了祖国的明天》的法治教育专栏

部分行为偏差生

2014.3.6

华理附中第二会议室

“微讲座”式座谈会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主讲人:季冬梅

部分行为偏差生

2014.5.24

徐汇区检察院

社会实践

参观徐汇区检察院及观看《为了祖国的明天》法治教育专栏

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2014.10.21

华理附中第二会议室

“微讲座”式座谈会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主讲人: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法学博士康相鹏

部分行为偏差生

2014.12.4

华理附中阶梯教室

主题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及自我保护技巧》主讲人: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法学博士康相鹏

全校师生

2015.3.27

华理附中阶梯教室

主题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情况分析及预防》主讲人:季冬梅

全校师生

2015.4.10

徐汇区检察院

社会实践

参观徐汇区检察院及《为了祖国的明天》法治教育专栏

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2016.3

徐汇区检察院

参观\讲座

参观徐汇区检察院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专题讲座

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2017.5

徐汇区检察院

参观\讲座\主题活动

参观徐汇区检察院及参加《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成长》检察院开放日

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本项目的主要有三大特色:

特色一司法教育助力学校教育:“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进行。

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模式,形成互动的法治教育网络。“请进来”,也即邀请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赴我校展开法治主题教育讲座或座谈会。“走出去”,即组织学生到徐汇区检察院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身体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免疫力、自控力,做到知法守法、远离犯罪。

特色二法治教育有的放矢,面上预防,点上攻破。面上预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一方面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法治主题教育讲座,学习法律常识,通过专设的校院共建“法治信箱”解决法律困惑,从而提高法律意识。另一发方面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处在身体与心理发育剧变初期的特点,着重安排初一年级学生“走出去”:参观检察院,观看法治教育片,让他们走近“法”,亲近“法”,有效预防和抑制偏差行为萌生。

点上攻破,聚焦个别行为偏差。组织部分行为偏差生前往徐汇区检察院参观考察,开展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帮教,实行针对性教育,争取“个个击破”。    
    特色三活化教育形式,法治与道德教育互补并行。

针对不同目标人群、不同目的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实现有的放矢。针对行为偏差生,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和学生及家长进行 “零距离”谈心式的“微型讲座”,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告诫孩子们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强调家长要加强责任心,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家庭分工管理。此外,在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并行推进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进一步,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通过两年多的项目实践,现已取得如下基本成效:

1、遵纪守法 新风蔚然

共建活动广受我校学生的欢迎,学生校园广播电台主动增设了“法治专题”,越来越多的师生在校园法治宣传栏前驻足……我校与徐汇区检察院共同创建的法律知识信箱,也深受师生喜爱。我们将出现率较高的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问题筛选提取汇总成“法律知识问答集锦”,在学校广播中播出,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的疑问,更是一次有效的普法教育。

尤为喜人的是,随着“校院共建”法治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遵纪守法意识也愈发提高:抄袭作业现象少了,考试时的作弊“发案率”也同步减少,拾金不昧的现象愈发普遍……两年来,全校有26个班级的75位同学拾到财物,少到1元钱,贵至iphone5手机,装着美金的名牌皮夹,都主动一一交公而获学校“拾金不昧奖”。不仅如此,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也逐渐增强,涌现出不少见义勇为的光荣事迹。如我校高三(2)班的何同学在156公交车上见窃贼行窃,个子矮小的她毫不畏惧,当场制止其偷窃行为。公交公司为此致电学校,希望对该生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予以表彰。上学期,我校初一女生周嘉怡同学获得区见义勇为美德少年称号,也是因为她对正义感和警觉性。

2、问题个例 悄然蜕变

“校院共建”项目启动以来,曾经的行为偏差生变化喜人,成功转化案例比比皆是。“他们”中有的已经升入初三。比如“那时候”要送工读而因故未去成的王浩同学,现在发型回归了“学生头”,每天穿校服来校上课。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数学学科在校长童立贤的“一对一”辅导下,成绩明显进步,表现令人刮目。又如担任体育课代表的田天同学,上课捣蛋早成“过去式”。前不久,他捡到苹果手机一只上缴学校,师生对其拾金不昧的精神,予以高度赞扬。这样的转化实例,还有许多,曾经存在问题,甚至成为“问题”的学生已经在悄然蜕变。

3、增强免疫 保护自我

我校学生在学习了法律专家们的“防骗小妙招”后,几乎没有再出现受骗事件。学生们还会自觉交流了解到的防骗技巧,从而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学校的教育和法律的保护,一些“弱小”学生遇到校外不良少年欺负后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勇于向家长和学校反映,寻求警方帮助。学校周围环境也得到了净化,更加安全和谐。上学期,我校初一女生周嘉怡同学获得区见义勇为美德少年称号,也是因为她对正义感和警觉性。

4、全面普及,知法 懂法

今年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徐汇检察院参加了“防止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检察院开放日活动”,感受着徐汇区检察院对未成年人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与引导。开放日中除了参观学习,还有专题的法治讲座,一位中学老师、一位律师和一位检查官告诉同学们,校园欺凌包括所有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发生暴力行为。而暴力行为不单单指的是打架斗殴、索要钱财等行为暴力,还有语言暴力,往往是一些不经意间起侮辱性外号、随意辱骂歧视的语言,恰恰会导致致命的后果。律师讲述了三个欺凌事件,检察官也向大家提出了防范方法,并表明作为旁观者,应“见义巧为”,而且同学自己要拒绝成为施暴者。这样的全面普及,学法知法懂法的活动是检察院给予我校师生的养料,同学们所学的知识,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渠道在校内广泛宣传。

先贤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在欣喜于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足,如怎样保持法治教育的长效性,怎样深挖“校院共建”活动的教育价值,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等。在下一阶段,我校将根据活动开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拓展项目实施的有效形式。在立足通过共建项目提高我校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强化遵纪守法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式”接受教育向“兴趣型”、“探究性”的主动学习转型,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将遵纪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形成终生的行为习惯。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培养学生法治辅导员。组织以各班团支部书记为主体的学生干部,接受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的辅导,学习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的法律知识。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将由学校向其颁发法治辅导员聘书,聘请他担任学校行为偏差生的法治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辅导,通过生生互助,提升教育实效。

(2)组建学生法治社团。组织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组建学生法治社团,并聘请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担任指导老师,从而引导学生在个性发展中深化法治素养的养成。

(3)开展主题为“我与检察官同行”的评比活动。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每学期有选择的开展一次法治宣传先锋、法治征文、小报评比、网页制作评比等,以激发学生主动学法、用法、宣传法律的兴趣,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

(4)及时对共建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并通过徐汇教育网、华理学区平台,校园网、校园广播等途径对外宣传,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教育辐射作用。

结语《中庸》中有云,“惟天下至诚,则能尽人之性”,在下阶段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怀着一颗至诚之心,在积极行动中将华理附中的法治特色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使之成为附中的特色文化之一。我们坚信“校院共建”法治教育项目会为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湛蓝的法治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