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祖国 共庆华诞:华理附中喜迎国庆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07

63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值此之际,学校开展了“青春向祖国,共庆华诞情”系列主题活动,照亮师生们心中炽热的爱国之路,彰显出新时代全员育人的理念与使命担当。


【盛世华章七五载,强国筑梦再启航——国旗下的思政课】

在国庆到来之际,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盛世华章七五载,强国筑梦再启航”主题升旗仪式,以满腔热情和崇高敬意,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1(1).jpg

本次升旗仪式由七(1)班和七(3)班共同承办,通过一堂道法课堂《红色于心,爱国情深》、一首诗歌朗诵《诗意中国》以及一首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同学们展现了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对红歌、红旗以及对时代伟人的敬仰之情,送上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决心。

 



【盛世华章七五载 红色根源实践行——行走中的思政课】

国庆至,红旗扬!为热烈庆祝伟大祖国成立75周年,在国庆期间,华理附中学子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与未来的憧憬,携手走进上海红巷,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留下了追寻红色记忆、点燃青春梦想的坚定步伐。


红色起点:《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6(1).jpg

九2班 董奕辰,范宇轩,吴宇桐

5(1).jpg

高三5班 杨依佳



青年团的发源之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7(1).jpg

九2班 董奕辰,范宇轩,吴宇桐



初心之地:中共一大会址

8(1).jpg

九2班 金珈羽

9(1).jpg

九1班 戴可轩


探索与发展之地:中共二大会址

10(1).jpg

高二2班 汪瑞麒



伟人足迹之地:毛泽东寓所旧址、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刘长胜故居

11(1).jpg

高一1班 韦蓝淇

1728287084240720.jpg

九2班 陈奕涵

1728287106348154.jpg

七2班 王孜彦、朱墨尧 七3班 陈泽睿


武装起义之地:三山会馆

14(1).jpg

九3班 於琬钦 


八佰荣光之地:四行仓库

15(1).jpg

九3班 马彦妮 沈洛婷 

16(1).jpg

九4班 闫晶晶


国歌诞生之地:百代小楼

1728287168704879.jpg

高二5班 许书宜 



除了上海的红色景点,同学们出沪来到其他城市探索历史脉络,共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红船启航: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1728287209984534.jpg

高二5班陈思睿


铭记历史: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

19(1).jpg

高二3班 宁泽涵 


纪念英烈:南通革命纪念馆、东乡区革命烈士纪念公园

20(1).jpg

高一4班金宸南

21(1).jpg

八1班 黎欣妍


伟人故居:重庆周公馆

1728287246106220.jpg

高二3班 孙诗翎


伟人纪念: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1728287252673562.jpg

高一5班 汤顺歆


国庆期间,我去参观了刘长胜故居。这里不仅是故居,也是上海局的秘密机关旧址之一,还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我看着那些陈列的物品和照片,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当年的热血与激情。正如陈毅爷爷所说:“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铭记先辈们的付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七3班 陈泽睿


百代小楼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灌制地,这首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其振奋激昂的旋律回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通过参观百代小楼,我也更深刻感受到了这首歌曲背后的历史和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八2班 张博语


在祖国75岁华诞之际,我们一起参观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共一大会址,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堂大思政课中革命先烈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正如《人民日报》所言: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靠革命先辈砥砺前行,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在新征程上身体力行,厚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铆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努力长大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人、栋梁之材。

—— 九2班 董奕辰,范宇轩,吴宇桐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红色之旅。走进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建筑,仿佛穿越回1921年,那段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艰难历程与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让我感受到面对当时的内忧外患,先辈们为了理想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仰和思考。

——九2班 金珈羽


踏入“1920年毛泽东故居”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左侧的毛泽东塑像,在他身后的墙上写着“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毛泽东自从1920年阅读《共产党宣言》后就对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坚定信仰,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救亡图存的运动。一楼主题陈列室的文献让我体会到革命者舍家为国的忠贞信仰和家国情怀,触动了同在上海生活的我,激励我们继承奋进向上的红色精神,培养敢于斗争、舍己为国的英雄气概。

——高一1班 韦蓝淇


在风光旖旎的厦门大学深处,隐藏着一处精神的灯塔——鲁迅纪念馆,它不仅是学术探索的殿堂,更是共青团员们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必到之处。走进这方静谧而庄严的空间,仿佛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与鲁迅先生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对过去的致敬,每一次思考都是对未来的启航。让我们携手前行,在鲁迅精神的照耀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高一5班 汤顺歆


在中共二大会址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探访过程中,我了解了中共二大的重大历史贡献,了解了党章的修正历程,而新青年作为党的发起组织地,也具有非凡意义。共产党人的创业历史和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要不忘历史,不忘初心,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历史,守护他们的革命精神,砥砺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高二2班 汪瑞麒



国庆期间,我来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进行学习探访。四行仓库是淞沪会战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墙上的千疮百孔是战士们用生命来抵挡的印记。这座本来用来存放粮食财物的仓库,最后却成为了军人用生命守护的战场,成为了守卫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走出场馆,我仍然意犹未尽,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学习先烈们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青春力量。

——高二4班 闫子萌 


在参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在这个简朴而不失庄重的空间里,展览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和实物,记录着新文化运动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事迹。每一张黑白照片、每一篇文字资料,都仿佛在向我们述说着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那个振奋人心的精神画卷。我们不仅了解了《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历程和影响,还感受到了一代先驱者的奋斗精神和理想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高三5班 杨依佳



忆往昔峥嵘,叹今朝繁华。百年征程灿灿,我辈还当向前。愿每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泱泱华夏,瑰丽山河

五星照耀,熠熠生辉



撰稿:余婴滢、钱海芸 素材:各年级组 审稿:陈芳 摄影:许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