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第二十届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了帷幕,为了丰富华理附中学子的暑期生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组织学生代表们来到上海展览中心参加上海书展“科研携手科普,化学成就未来—华东理工大学科普实践分享会暨《118化学元素》出版两周年纪念活动”。
《画懂科学·118化学元素》是戴升教授针对中国青少年学情,结合中国生活场景,对化学元素的性质、简介、应用、逸事等知识,进行化学知识普及。本书特别编著了“元素与中国”的特色板块,将化学知识与中华文明、中国历史、中国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相结合,做到科学知识与精神文化的融合。
活动期间,华理附中的同学们通过出版社负责人的简要回顾了解了《118化学元素》出版以来的显著成绩;通过华东理工大学王慧锋副校长与作者华东理工大学戴升教授的对谈,了解了科普实践中的成果与趣事,明白了科普思政课对培养青少年中国视域的重要性。活动最后,同学们还获得了作者戴升教授的亲笔签名。
【学生感想】
在此次活动中,我聆听了戴升老师创造《118 化学元素》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和他小时候的化学梦,更让我对化学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活动现场主办方还赠送了《物理情境大百科》和《118化学元素》,使我对将要学习的物理和化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年级 冯鸿骏
活动中各位老师的发言激发了我链接化学与生活的兴趣,印象深刻的是当支持人问到:这种实践活动会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我听到时,猛的一激灵,因为我主观认为多半会有影响。可没想到,戴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反而是促进。因为在实践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会对同学的阅历有所提升。对啊,从实践中收获成长,从成长中收获进步。课外实践与课内知识可以有效互促,很多知识,唯有通过实践,才会印象深刻。
——六年级 方静之
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我了解到了《118化学元素》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也了解到了本书的意义在于通过中国的、本土的化学故事让孩子们理解化学、学习化学、喜欢化学,同时增加文化自信。我也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放宽眼界,才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 田昊宸
通过读书见面会,我了解了《118化学元素》作者戴升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在科普方面的巨大贡献。这次的读书分享会,让我明白科普教育有助于让更多学生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能从这些科学知识中了解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懈进步。
——高一年级 唐蕴绮
有幸在现场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科普实践分享会暨《118化学元素》出版两周年纪念活动,本书的作者戴升老师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为了追求科学严谨性且能够更好地向儿童们科普化学元素,他与学生共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书中运用大量插图和生动的文字形象地介绍了118个化学元素。通过参加此次活动,不仅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普阅读的魅力,还激发了我对化学学科的好奇心。
——高一年级 夏静雯
科普为什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能接触化学知识最简便且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戴升教授和带教学生的潜心钻研,我们得以从一本小小的书中学习到大量先进且实用的化学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难题,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化学乐趣。科普的力量是无穷的,感谢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我们的未来会因为科学而更精彩。
——高一年级 朱宵婷
青少年时期是树立理想、发展兴趣的关键期。科学的种子一旦播下,就可能在他们心中长成一颗颗参天大树。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为华理附中的同学们打开触摸科学、爱上科学的窗口,希望科学的种子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心中扎根,夯实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
撰稿:钱海芸 审稿:许炜佶 摄影:钱海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