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礼仪》

发布时间:2015-08-24

1247

第一课  节日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节日类型;掌握岁时农事节日的由来,习俗及特点;宗教祭祀节日的形成,习俗及演变;纪念庆贺节日的内容及特点;了解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纪念日等。

通过阅读图书,搜索网络等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节日风俗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各类节日形成,发展,演变的了解,认识影响节日演变的各种历史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探究意识。

  • 过程与方法

回顾已有的历史知识并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节目的不同类型,产生,特点及演变。了解各国,各民族的主要节日及其风俗,认识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

结合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强调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和学习乐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节日习俗所包含的文化寓意。

讨论部分节日习俗中存在的陋俗现象,引发学生关于移风易俗的思考。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每年我们要过很多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由来,不同的内容,给人不同的感觉。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它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讲授新课

今年的春节,中国前所未有的遇到了大雪灾,引起了全国上下所有中国人的关注,这场大雪灾正值中国传统春节来临之际,大批打工者涌向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一时间交通瘫痪,旅客滞留,政府号召当地群众和官员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并鼓励打工者留在打工所在地过年,但这一办法并没达到理想期望。

由此新闻,请学生分析背后反映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春节是属于庆贺节日类。

介绍庆贺节日

庆贺节日的主要内容是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它往往构成连续性或系列性的喜庆活动。庆贺节日大多属于全民性的,最隆重的节日。

播放(影片《过年》片段)

让学生仔细观看电影中的情节:家家户户掸尘,置办年货,剃头洗澡,然后送灶,互送年礼,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拜年,迎财神,直至元宵。

在学生观看影片,并结合刚过完的春节,概括庆贺节日的基本特色是,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民间游艺竞技活动,祈求来年如意,进行连续的狂欢,以造成全面的喜庆气氛。

(多媒体演示节日习俗中的良俗和陋俗)学生讨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

第二课

由第一课春节的内容,请学生列举一年中所熟悉的节日名称。

提问:如此众多的节日你如何进行分类?学生回答:可以按国家分,按民族分,按功能分等。这些节日的形成,发展,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与农业生产,宗教信仰有关,还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

如果按功能分节日主要分三种类型:岁时农事节日,宗教祭祀节日,纪念庆贺节日。

一.岁时农事节日(简单讲)

教师设问:什么叫岁时农事节日?它是如何形成的?

  • 形成

岁时源于古代,农业民族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严格按照岁时来安排农事,节气时令交替要举行一些象征性的仪式和活动,这就是岁时农事节日的由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大多是岁时农事节日。

教师讲述: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5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12个月就有24个气,由此形成“二十四节气”。

提问;“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有何关系?学生回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农事安排。几千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太阳运行一周时所经过的24个不同位置,由于在不同位置上承受的阳光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万物生长,气候变化的24个不同阶段。清明时节,万舞生长,百花竟放,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古人重视清明,也就可以理解了。

2.特点

节日比较多,围绕时令转换和农事安排展开,以农林渔猎等生产习俗为主要标志。

大多性质单一。除了一些反映信仰传承的祭祀活动外,一般很少有其他游艺竞技活动。

功能包括祈求丰年,庆祝丰收,或是农忙时候的生产动员。在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农事节日起着安排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

由韩国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成功,引发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的思考,展开讨论:中国应如何保护已有的传统文化?

思考:端午节,中秋节是我们熟悉的节日。但最初端午节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并非是为了表达“阖家团圆”之意。你知道端午节,中秋节的原来含义吗?

二,宗教祭祀节日

  • 祭祀节日
  • 由来

古代生产力极度低下,人们对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水平低下,认为自然界存在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由此产生“万物有灵论”。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供奉天帝,祈祷神灵,祭奠祖先,驱恶避凶,由此形成祭祀节日。

早在先秦时期,“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也”。祭祀活动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比较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有;祭灶,端午,中秋,清明等。

  • 习俗

端午节,中秋节最早都是祭祀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最初是由南方的龙图腾祭祀节日和北方的驱邪禳灾节日融合而成。在南方,盛行龙图腾崇拜活动,有龙舟竞技的传统;北方将这天视为恶日,疾疫多发,因而家家挂钟馗像以镇宅驱邪,菜菖蒲艾叶驱虫治病,还涂雄黄,系五色丝,佩戴香包以辟邪驱温。后来才增加了纪念屈原的内容——人们划龙舟是为了驱散江中的鱼,用竹筒装糯米饭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身。

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中春,昼击土鼓,吹幽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是“中秋”起源最早之说。中秋节最早祭拜月亮的节日。北京月坛公园就是明世宗大兴土木修建的,专门供朝廷祭月的地方。后来增加了祭祖赏月,阖家团圆的内容。

这种拓展课本身开展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的兴趣,所以一定要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结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才能达到拓展课的目的。

第三课

现在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不知道圣诞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照样跟着别人过。然而,中国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引导学生讨论:是否真正了解“圣诞节、情人节”等的习俗呢?我们千万不要不明就理就追捧那些洋节,闹笑话。引出

宗教节日

受宗教影响,各民族有许多宗教节日。你知道哪些?学生回答;如佛教的浴佛节,中元节,白族祭祀观音的本主庙会节,傣族的赕帕节等,都源于佛教;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

(多媒体演示介绍圣诞节习俗)每年12月25日全世界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该节俗带有明显的宗教教义色彩,有子夜弥撒,朗读圣经,唱圣歌等传统仪式,同时又与世俗生活相结合,加入了家庭团聚,互赠礼物,唱歌跳舞等内容,带给人们更多的欢乐气氛。圣诞节就由一个宗教节日逐渐成为流传最广,庆祝最隆重的综合性节日。

  • 讨论:很多中国人也在欢度圣诞,他们中大多不是基徒为什么热衷于圣诞节?(学生讨论:)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保护宏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教师引出还有一些节日如:教师节、国际劳动节、无烟日等属于哪类节日呢?

纪念节日

顾名思义是指纪念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仪礼中也有祭祀祈祷的成分,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而不是祭祀神灵。

(多媒体演示活动情景和图片,要求学生判断节日名称)纪念重大事件的政治性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七月四日美国国庆节。一些属于群体的纪念日,如教师节,护士节。现代社会中产生的新的主题纪念日,如环境日,无烟日,艾滋病日,以提醒人民关注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关资料介绍

“圣诞节”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和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节的由来  耶稣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其实早无据可查。为什么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呢?这是公元5世纪中叶有教会规定的。公元354年,在“非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    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到5世纪,西方普遍接受了这个日期为圣诞节。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首,一首是《平安夜》;一首是《听天使报佳音》;第三首是《铃儿响叮当》。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尊称他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在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儿童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行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吃烤鹅。澳大利人爱在平安夜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第四课  人生仪礼

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掌握诞生礼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寓意;传统成年礼的主要形式及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婚礼的基本程序和一些婚俗的实际作用;主要的丧葬仪式等。

简单了解世界一些民族在人生仪礼方面的主要习俗及其发展变化,认识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并观察生活中的人生仪礼事象,认识人生仪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讲清不同的仪礼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突出其中的价值取向。

比较古今中外人生仪礼的不同表现,领悟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生仪礼的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阅读,组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人生仪礼形成及演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仪礼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考察历史变迁的窗口。认识影响人生仪礼演变的各种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人生仪礼民俗事象所包含的文化寓意和部分实用功能。

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生仪礼习俗,学会分析仪礼中的良俗和陋俗,在现实生活中既继承传统仪礼中的积极因素,摈弃消极因素,又能尊重西方国家的仪礼文化内涵。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你知道中国古代的人生四大欢喜吗?(学生议论纷纷;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利于学生参于教学)宋代诗人汪洙写有一首在民间流传极广的诗——《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古人眼中的人生四大欢喜。

一个人从生到死,一生要经历哪些重要阶段?(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诞生,成年,结婚,丧葬等图片)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在进入各个阶段时,总有一些特定的,有见证性的礼仪作为标志,我们称为“人生仪礼”,国际上称为“通过仪礼”。(板书如下)

  • 诞生礼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又称童礼,是指从求子,保胎到临产,满月,直至周岁的整个阶段内的一系列仪礼。它表示婴儿脱离母体进入社会。婴儿的降生预示着血缘有所继承,是整个家族十分重视的大事。

中国古代生命观中重生轻死,因此把人的诞生视为人生的第一大礼,以各种不同的仪礼来庆祝,由此形成许多特殊的习俗。

  • 内容:

你知道婴儿出生后都有哪些仪礼?(学生回答,补充)一般包括诞生报喜,新生儿沐浴,满月剃发,百日,取名,抓周等。(师生互动:结合图片了解具体内容,注意所举例子的生活化及生动性)

报喜:如土家族婴儿出生后,父亲须报鸡到外婆家报喜,生男抱公鸡,生女抱母鸡;现代人多是广发喜蛋。

满月剃发:许多民族都设满月酒,宴请宾客,亲友多赠送长命百岁锁。汉族要行剃头仪式,请“全福人”抱婴儿剃发,剃下的胎发收起来,或用丝扎起来挂于床头。现在则制作成胎毛笔。

取名:汉族取乳名一般多用吉祥字,如贵儿,祥儿。民间有取“贱名”的习俗,如猫儿,狗子,小牛等。

抓周:小孩家人摆出纸笔,算盘等物品供小孩抓取,以预测其志趣和命运,寄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抓了胭脂,气得贾政拂袖而去。

思考:了解诞生礼的多种礼俗,你知道诞生礼有哪些特点呢?

2特点:

持续时间较长。

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仪式往往在较小的范围内举行——产育的生理特殊性和某些信仰禁忌。

仪式有为产妇驱邪,为新生儿祝吉,祈求长寿的意义。

从少年过度到成年期是人生的关键转折。许多民族都在青少年体质成熟时,举行特定的成年仪式。成年礼的每个人面对的第二人生礼仪。

二,成年礼

  • 形式

由我们学校每年开展中学生十八岁成人礼仪式,引导学生关注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人们认为进入成人行列并获得社会的承认是一件严肃而重大的事情,必须经受体质,勇气,生活知识,谋生技能等各方面的考验。

(多媒体演示三组图片;师生互动)

第一组是古代少女,成年女子图片和文字资料。(要求学生加以辨认;再说明判断理由和两图不同之处。由此引出中国古代“冠笄之礼”)早在周朝前后就有了成人礼,采用“加冠”,“加笄”的形式。男子满20岁举行冠礼——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三次帽子,称为“三加”,依次加缁布冠(布做的帽子)。皮弁(皮做的帽子),爵弁(据说是没有上?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冠礼中还有“命”字,即为冠者取新的字号。女子一般在5岁举行笄礼,规模比冠礼小得多。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将头发盘结,并插上簪子。男女加冠,插笄后就标志着具备了独立生活,成家立业的资格。

第二组图片和文字资料;瑶族的“度戒”和日本的“耐寒节”等。(要求学生找出相同点,并思考和“冠笄之礼”的不同之处,为下面讨论作好铺垫。)瑶族度戒期间一般不给食物,只允许饮少量水。一名男子扮成妇女,怀抱婴儿,象征着度戒者可以结婚生育了。度戒者双手扣膝蹲在丈余高的木台上,度戒师为其祝福后,受戒者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掠,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等,誓毕掷火进一个装了水的碗里,火立即熄灭。暗示受戒者如有不轨,其命运便如此火。度戒师将其推下木台,人们以度戒者是否仍双手扣膝来预测其勇敢与懦弱。此外,还有上刀梯,踩火砖,过火链等危险仪式。又如非洲塞芒人要进行摔狮子试验;北美霍皮人要承受神灵的鞭打;日本1月举行“耐寒节”,男女在冰中水中沐浴,经受考验,激励意志。

第三组图片和文字资料;(要求学生重点关注仪礼内容)在非洲的许多地方,女孩成年仪式由年长者陪女孩到一隐蔽处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女孩要学会各种生活知识和礼节,短的十天半月,长的一年半载。学会之后称为期满。“成人礼”实际是一种集中式的强化教育。

过去的民主德国政府每年1月举行成年节。老师把他们组织起来,搞十项主题教育活动,通常采用参观访问的形式,内容则包括国家制度,革命传统,法律知识,科技,外交,认识世界等方面。学校为满14岁的学生举行十分隆重的宣誓仪式,各界代表及学生的父母莅临祝贺,深刻的教育令学生终生难忘。

问题;从这些图片和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成年礼有什么特点?你发现第二组的成年礼仪和中国“冠笄之礼有什么不同?第三组成年礼的主题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回答)

  • 外形改观

成年礼最常见的形式是外形和身体装饰的改变。除加冠,插笄外各民族还有穿裙子礼,穿裤子礼以及纹身,拔牙,染齿和在耳,颈,腕等部位佩戴装饰品,以区别成年和未成年。

  • 经受各种考验;如耐苦,自制力,体质,毅力等。考验是成年礼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各种考验的人才被承认成年人身份。
  • 进行道德教育,生产技术和生活技能的传授。成年礼越是发展到后期,其文化教育的意义就越直观。苏联学者柯斯文干脆就认为,“成年礼是一种教育的仪式“。

各民族的成年礼虽然繁简不同,一般都有这些内容。

(教师补充)

  • 一些民族还进行肉体的手术,如割礼。

成年礼在传统社会中,对于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人们成长过程中它究竟起什么作用?

2.意义

举行一系列的成年仪式,使青年人获取生活知识,提高生产生活能力;加强社会意识,明确社会责任,学会用智慧和道德观念约束自己,以逐步承担起社会与家庭责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进入成人行列后,就可以结交异性,建立家庭了。结婚礼在人的一生中属于“划时代”的重大仪礼。正是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从古至今,人们极为重视,婚礼既繁琐又郑重。

第五课

通过新闻:当今社会上年轻人结婚消费越来越高,普遍感觉结婚压力的增大。引出结婚礼。

长期以来,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原始乱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专偶婚等阶段。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冥婚”等不同性质的婚姻形式。

我国自古以来为婚礼指定了“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涵盖了择偶,定亲,娶亲几个阶段。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习俗差异很大,结婚仪礼丰富多彩,但其基本程序却差不多。

  • 程序
  • 择偶

(演示一组材料)判断下列择偶方式哪些属于封闭式择偶,哪些是开放择偶?

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男女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阿拉伯国家妇女戴面纱,直至相亲之日,男女双方才能见面,但不准交谈,更不准接触。

苗族的“芦笙会”,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花儿会”等大型集会为男女青年的自由交往创造了条件。

中世纪佛罗伦萨青年男女自由交往。

提问:造成封闭式,开放式不同择偶方式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在封建家长制度和买卖婚姻的形态下,婚姻往往由家长决定,子女处于被动地位,择偶多为封闭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开放式择偶逐渐占主导地位。

  • 定亲

订婚标志婚约成立,民间通过送彩礼来表示完聘,财礼的多少根据女方要求和男方经济状况而定。下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索马里牧民的聘礼中少不了骆驼;王莽娶亲用聘礼亲用聘礼1.5万公斤黄金。民间陪送嫁妆也很流行,一直延续至今。嫁妆的丰厚一定程度关系到女子在未来家庭中的地位。

  • 娶亲

娶亲是婚礼中最为复杂隆重的仪式,是结婚的高潮,从新郎备车到入洞房有一系列的过程,每一过程又有几种甚至十几种礼仪。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知道的或亲身参加过的娶亲礼仪)(演示多张古今中外婚礼图片;教师讲述)

提问;丰富多彩的婚礼仪式涵盖了哪些文化内涵?造成各国,各地区婚俗的差异性以及演变有哪些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学生讨论)

2.内容

如:拜父母,新人敬酒,点烟等程序——确立社会关系的需要;

表示相亲相爱,夫唱妇随的象征性仪式——包含夫妇系伦理观念的教化;

新婚夫妇乘坐的马车要以铃铛装饰以驱逐妖魔——包含驱邪,祝吉的意义。

各国,各民族的婚礼因其不同的社会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等而各有特色。

(教师补充)婚俗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如看生辰八字,看男女属相,“白马怕青年,羊鼠一旦休;金鸡怕五犬。鸡猴不到头”等说法不知毁掉了多少幸福的婚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的婚姻法,过去的许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亲,童养媳,结阴亲,纳妾,一夫娶二房等已绝迹,但近年来,大操大办之风仍很兴盛。

第六课

一个人,当他经过漫长的人生旅程到达人生的终点时,丧葬礼就成为最后一项礼仪。马上要到清明节了,我们现在提倡文明祭扫,死后仪式从简,但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丧葬礼

人死后,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表示死者脱离人生和社会,同时也寄托生者的哀悼和追念。

1.形式

丧葬习俗集中表现在安葬方式和丧礼仪式两个方面(观察一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判断安葬方式;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思考;造成不同葬式有哪些因素?(学生讨论;)如“土葬”是我国的葬式,从历史看,有单人葬,夫妻葬,集体合葬等形式,反映了农业民族植于土地的传统,入土为安的观念。其他,诸如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对死亡的观点的差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殡葬方式。

(观察一组和资料《上海可供使用墓地仅剩千亩,殡葬行业被迫出新招》)

提问:上海地区流行何种葬式?反映了什么传统思想?为节约土地资源,你认为上海地区应提倡何种葬式?优劣何在?(学生讨论)

各民族的丧礼仪式同样是五花八门,基本程序不外乎停尸,招魂,报丧,吊丧,入殓,出殡,安葬等。

2.内容

安葬方式,丧礼仪式五花八门,其意义基本一致,都是表达生者的哀悼,怀念生前的功德,让死者有个满意的归宿。

在许多民族中,死亡的观念极其神秘,灵魂不灭思想使葬礼与许多信仰习俗紧密结合,同时丧礼中比较多地遗存着迷信,愚昧的内容。(举例)

相关资料介绍

添丁之乐——提鸡报喜

婴儿的诞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报丁礼仪。其中,土家族的“提鸡报喜”算得上是少数民族报丁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在婴儿诞生的当天,男家要事先备先一只鸡,两斤酒,两斤肉,两斤糖等礼品,由婴儿的父亲带到女家去报喜。报喜时,不能用口禀报,而必须用鸡来暗示。若是生了男孩,做女婿的就要精选一只红毛公鸡,放在竹篮;里,用漂亮的土家族花布织巾盖住,送到岳父家中去报喜;若是生了女孩,则要精选一只母鸡去报喜;如果是双胞胎,则要提上两只鸡去报喜。到了岳父家,做女婿的不能直接把鸡送到岳父面前,而先要将装鸡的竹篮,必恭必敬地放在巴神婆婆的神像前,寓意出世的孩子,有巴神婆婆在暗中抚养保佑,消灾免病,一定能一帆风顺,健康成长。然后,将鸡抱到岳母面前,只需喊一声“岳母娘”,其他任何话也不用说。岳母见了报喜鸡便知道了一切。她接过鸡后,往往要道上一声“长命富贵”的祝福语。至此。做女婿的就算完成了报丁任务,并随即返身回家。

命名  古代在婴儿诞生后三个月,既由父母为其命名,多以父亲的意见为主。也有请爷爷或村中长者和族中有威望者为了命名。但实际上,无论古今对于命名的时间都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命。”名的实质是代表一个人并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命名首先就是一种个人行为,体现出个人的审美感觉,春秋时期,申繻根据当时命名习俗归纳出五种命名方法;“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纵观我国2000多年来的命名习俗,各有时代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共性,如从命名所取文字的本义看,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如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等)和人文现象(如道德修养,经典用语,生活用品等)两个方面。

乳名是人们小时侯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或早于正式名字,或同时取定。乳名可取狗,憨等鄙俗轻贱的文字,为昵称,年长后即不用,只要家里人或亲戚呼唤,外人及晚辈均不称呼,以示尊重。

抓周  孩子周岁之日,民间常有“抓周”习俗,又称“抓阄”。父母为周岁的婴孩沐浴后,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即抱到厅堂八仙桌上去“抓周”。八仙桌上摆满了书,笔,算盘,秤,尺,剪刀,书,笔,任其自由抓取桌上的东西,以他所抓着的东西,来预测他未来的一生和前途。如婴孩抓取书,笔,预示将来喜爱读书,抓取算盘,秤,则预示日后善于经商。

这种抓周的习俗,也见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二回,讲的是贾宝玉抓周的情景,贾政见他只抓些脂粉钗环之类来玩弄,便认为他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故不甚爱惜。

古代“六礼” 从择偶到正式结婚必须经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纳采”指男家先遣媒人往女家提亲,获得同意后再派使者以雁为贽礼,正式向女家求亲。“问名”是使者向女家问清女子的名,排行,出生,母亲的情况等。“纳吉”是问名后归家卜其吉凶,然后将结果告知女家,双方正式订立婚约。“纳征”指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此后,婚姻进入正式筹备阶段。“请期”是男家择定娶亲吉日后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女家, 女家同意。“亲迎”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这是婚礼过程中最主要的仪式。自新婿备车,轿往新娘家,至上轿,返家,下轿,拜天地,入洞房等,有一系列的过程,而每一过程又有几种甚至十几种礼仪。

某报报道《上海可供使用墓地仅剩千亩,殡葬行业被迫出新招》

上海每年为死者消耗的土地在200多亩,目前上海墓地总量为5000亩,可供使用的墓地还剩1000多亩。近几年随着苏州,宁波等一大批公墓回迁,上海的土地资源更是紧张。上海处于丘陵地带,只能利用盐碱地和滩涂等大量不适合蔬菜种植的土地作为墓地,就连这些资源也已经利用得差不多了。

目前,上海安葬方法已经很多,如墓葬,壁葬,植树葬,草皮葬,海葬等,但80%以上的市民还是选择骨灰墓葬,而成本最低的海葬仅占到1%左右。为节约土地,一些殡葬古园将植树作了改进,由原来的一树一葬改为一树多葬,像滨海古园最大的一棵树共葬了16个。

上海殡葬行业纷纷出新点子,寻求富有创意,经济实惠的安葬方法。如盆景葬,花坛葬,即美观又节省土地,并提倡另一种骨灰安置方式——将亲人的骨灰请回家,象征性地取一些骨灰放在家里的一些艺术品中,简便易行,又可作纪念,而且减少扫墓的跋涉。

第七课      社会交往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外传统聚会形式及彼此存在差异性,了解现在中外聚会越趋相似。

(2)、了解称谓不同分类及称谓的内涵。

(3)、了解古今中外主要见面礼

  • 能力与方法

(1)、观察生活,了解中外传统聚会的差异性,现代聚会越趋相似,体现了中外聚会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2)、分析各种称谓,理解称谓的变迁体现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认识正确的称谓对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作用。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中外见面礼的知识,理解见面礼的变革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融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近现代中国见面礼变革原因的了解,认识到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融合,在融合中有些见面礼节被广泛接受,而还有些是不可接受的,这种不可接受性,其实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明的差异性,正是这差异性,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

(2)、认识良好的礼貌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传统,在与国际接轨交往中,提高文明素质。

  • 重点难点
    • 重点:社会交往中见面礼的沿革及原因
    • 难点:如何理解社会交往方式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会相互渗透、影响和融合,而融合中还保留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差异性。
  • 教具学具
    •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筛选归纳制作幻灯片,DV摄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同学们圣诞节和同学朋友聚会的情况

二、新课:

由圣诞节聚会话题引出中外现代聚会形式、传统聚会形式的各自特点

(播放电影《茶馆》中一段人际交往的片段)

第一步:引出称谓的不同分类及内涵;展示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近现代称谓的变迁资料,分析这个变迁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第二步: 1、通过这电影片段引出旧式见面礼节;

2、请学生展示搜集的中国近现代见面礼的沿革情况及国外主要见面礼的资料,作介绍,引出问题:中国近现代见面礼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提供史料,引导学生明白:中国近现代见面礼的变化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国初中国社会见面礼会呈现多样性?

4、播放《相约星期六》片段,引出东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融合中还有一些内容是不可接受的,这种不可接受性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是推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动力。

三、教师归纳:

由聚会的变化、称谓的变迁、见面礼的沿革,体现了东西方各国文明的相互影响、融合并不断发展,重而推动人类文明从区域向全球发展。

播放“进校录像”,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传统,不仅在与国际接轨交往中,提高文明素质。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文明礼貌。

四、拓展思考:

我们现在提到的都是中国接受西方的先进文明,有没有西方接受中国先进的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