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您需要注意的以下8种疾病!

发布时间:2022-05-23

523

5月,烈日炎炎。疾病也在蠢蠢欲动伺机危害我们的健康,预防疾病刻不容缓!

5月,提醒您需要注意新冠肺炎、诺如病毒、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蜱虫叮咬和登革热。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需重点防控水痘、诺如病毒和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01新冠肺炎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是特定条件下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预防措施:

1.市民应提高警惕,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相关场所使用“健康码”和“行程卡”,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行程卡带星号的人员,核酸检测需“7天3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人员密集的密闭半密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3. 特定人群,例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等以及就医人员都要规范佩戴口罩。

4. 同时,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要落实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5. 工厂、学校、企事业等集体单位、医院、车站、密闭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等为重点防控场所,要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健康监测、重点人员筛查、分区分类管理、环境通风消毒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0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

主要症状:

儿童:呕吐为主;发生脱水时会烦躁、小便减少和哭时少泪等表现;

成人:腹泻为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如接触受污染的物品、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食用或饮用病毒污染的事物或水、吸入患者呕吐或喷嚏产生的飞沫。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个人卫生。

2.饮食饮水要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如有人员发生呕吐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规范处理呕吐物,对污染的表面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传播扩散。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要切实落实健康监测制度

4.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开展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03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飞沫方式传播,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突然发病。

主要症状:高热、头痛、喉咙干、痒、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

小孩子容易表现为哭闹、粘人。年幼者(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有严重疾病患者为需要重点预防的人群。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飞沫方式传播

预防措施:

1.讲卫生,重细节,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病人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2.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须去时,戴好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住家或工作场所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要做好环境通风消毒和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并配合开展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0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畏寒、咽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预防措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适龄儿童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学校要加强晨、午检制度,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患病学生,并进行疫情处置。

0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童感染后发病率可达95%以上,因此水痘极易在人群密集的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扩散。

预防措施:

1.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开窗通风。

3.勤快洗手。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同时加强消毒措施,严把病例痊愈返校关。

06手足口病

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我市手足口病将逐渐进入发病高峰。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一周左右自愈,少数重症患儿可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其传播方式多样,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等引起传播。

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早发现,早就医,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防止感染他人。

3.搞好环境卫生,对患儿的玩具、餐具、便器等做好日常性消毒。

4.接种EV71型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07蜱虫叮咬

蜱是一种媒介生物,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同时蜱还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大家不可轻视。

5~6月是蜱虫活动高峰期,市民在郊游爬山等户外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1.进入林区或野外,应穿浅色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含有避蚊胺的市售驱避剂或花露水,可以持续保护几个小时;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

3.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否则,可能会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里,造成更大的伤害。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处理。

08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传播途径: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2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防蚊灭蚊,早晚外出可使用蚊虫驱避剂,夜晚睡觉应使用蚊帐或蚊香。

2.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容器。

3.避免前往有疾病流行的疫区

4.出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